村支书扣下低保本并领钱违法吗?



近年来,关于低保的新闻屡见不鲜,其中不乏一些村支书或村委会成员涉嫌违规操作低保申报和发放的问题。低保作为国家对贫困家庭的一项社会保障措施,本应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但在一些地方,个别村支书却利用职务之便,涉及到滞留低保资金、替代低保申请人领取钱款等不正当行为。那么,村支书扣下低保本并领钱,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低保政策的基本原则。低保是为了确保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其他困难群体。每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会根据家庭收入和生活状况,按月领取一定的补助。然而,低保资金的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包括申报、审核、审批、发放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或者违规都可能导致低保资金的滥用。
村支书作为村委会的重要职务,承担着许多管理和决策责任。正因为如此,村支书在低保发放过程中应该遵循最严格的程序和审慎的态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低保本和低保资金应该是极为透明的,确保每一笔款项都用于帮助需要的人。若村支书私自扣留低保本,或者利用职务之便领取低保款项,就涉嫌职务侵占。特别是如果他明知某些家庭符合低保条件,却故意拖延、扣押或替代领取,便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构成滥用职权或职务侵占罪。
不仅如此,这类行为会直接影响到真正贫困家庭的生活保障,使他们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因此,村支书如果擅自决定哪些家庭能领取低保,哪些不能领取,甚至自己拿走低保款项,必然会受到法律的追责。
另外,低保政策的管理和监督有严格的制度。对于村级的低保审批,通常会有县级或者乡镇的审核和检查环节。而村支书如果在这过程中采取“暗箱操作”,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更触犯了法律。如果村民发现有不正当行为,也可以通过举报或者信访等途径,寻求上级部门的干预和调查,确保低保资金的公正发放。
值得一提的是,低保本作为家庭申请低保的重要依据,通常由村委会保管。村支书如果无权单方面扣留低保本,也没有正当理由去改变低保资金的发放,应当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如果情况较为严重,涉及到多次性违规甚至贪污行为,可能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