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加班路上被撞?不是你一个人在遭遇“都市悲喜剧”



清晨六点三十分,天还未亮,街边的早点摊刚支起炉火,林晨就已经骑着电动车上路了。公司八点打卡,但她知道,若是不提前一小时出门,就得在三环高架上和所有“命运雷同”的上班族挤在一起,把早高峰活活过成一场考验意志的马拉松。
她不是不知道这样太辛苦,但KPI像一只隐形的手,把她推到节奏更快的车道。上班、加班、再上班,一年365天,她能数出真正“躺着”的日子,掰一只手都够用。
但今天,她在路上被撞了。
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交通事故,而是最典型的都市通勤小意外——前方车辆急刹,她反应不及,轻微追尾,手肘擦破皮,电动车前轮扭了形,地上滚落的是她刚买的豆浆和油条。
对方司机是个小伙子,一看她摔倒,赶紧下车扶人,连连说对不起。
“上班赶时间是吧?”他问。
“你不也一样?”林晨苦笑着回应。
两人对视一秒,都看懂了彼此眼里的无奈。
这城市里,早已没有所谓的“通勤自由”,每个人都像一颗陀螺,在生活与工作的夹缝中疯狂旋转。上班的速度和节奏,从不等人,而“加班”两个字,像是都市生活的默许条款,没有谁能轻易逃脱。
林晨看着摔歪的车轮,又看看时间——07:18。
她知道,今天八点前赶到办公室几乎不可能。
但她也知道,这样的事,根本不会引起领导太多同情。打卡系统是冰冷的,迟到记录一笔笔都算实在。
她低声说:“这年头,上班加班路上被撞,都算工伤吧?”
小伙子点点头,“可惜没人认。”
然后他伸出手:“我送你一段吧,正好顺路。”
林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了。城市虽大,偶尔的温柔像缝隙里的光,短暂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