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楼市活跃度提升



【法律法规网消息】随着近期一系列房地产金融政策的优化与落地,包括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15%、房贷利率下限的取消、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下调等,多地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
在政策的快速响应下,热点城市纷纷跟进。自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支持房地产的金融举措后,湖北、广西、云南、山西、河北等省份迅速行动,调整首套和二套商贷的首付比例至全国下限,并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近期,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发布了最新的房地产金融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政策的影响范围。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已有超过200个城市明确执行15%的首套房首付比例,超过250个城市取消了房贷利率下限。超过八成的城市已落地执行新一轮的房地产金融政策,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减轻了购房者的负担,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以武汉为例,新政发布后,公积金贷款利率、商贷利率、最低首付比例均降至近年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购房者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益,市场成交量也随之上升。在上海,房贷政策优化后,改善性住房的利息支出明显减少,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银行作为政策执行的重要一环,也积极响应。中国农业银行重庆两江分行相关人士表示,在重庆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后,该行第一时间推动政策落地,确保了购房者能够及时享受到新政的优惠。
随着政策的持续显效,多地楼市热度有所回升。房产销售和中介机构的看房量、咨询量、下单成交量均出现明显增长。杭州贝壳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新政推出后,杭州二手房市场咨询量、带看量和下定量均有所上升,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为了进一步推动楼市的回暖,多地还在积极挖掘政策空间,在优化增量住房政策的同时,努力消化存量房产。各地通过出台配套政策,如重庆的人才购、换新购优惠政策,上海的聚焦新市民和青年家庭需求的政策,以及湖北对高品质住宅开发的鼓励等,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
此外,一些城市还通过国企直接收购、以旧换新等方式参与到存量房的去化过程中,以减轻房企的资金压力。中国人民银行新设立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支持,助力商品房市场去库存,改善房企的资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