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烟法规持续完善 254个城市实施市级控烟措施



【法律法规网消息】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在控烟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据最新统计,2023年已有44个城市新出台或修订了市级控烟相关法规,全国范围内已有24个省份和254个城市实施了省级或市级控烟相关法规,有效提升了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
这一积极动向是在一次控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被公布的。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控烟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与会者普遍认为,控制吸烟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自2005年中国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国内控烟工作便进入了快车道。该公约旨在降低烟草对健康和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中国积极响应并致力于实现公约目标。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正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工作,通过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
在地方层面,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动控烟立法工作。例如,上海市实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后,成人吸烟率显著下降至19.4%。北京市和深圳市等地也出台了严格的控烟条例,禁止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以及特定室外区域吸烟。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公共环境,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据统计,2022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4.1%,较2020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控烟工作力度,推动无烟环境建设。一方面,将控烟宣教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帮助公众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将加强对烟草依赖疾病的科研攻关,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进一步推动控烟工作向纵深发展。
控烟工作的持续推进不仅有助于降低吸烟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有助于减少烟草行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控烟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