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网,中国法律、法规、政策文库!
投稿 | 登录 | 注册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15.4%的部分,借款人是否有权选择不还?

法律法规网 作者: 来源 来源: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25-06-03 07:14:34

在现代社会,借贷成为了很多人解决资金需求的一种常见方式。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资金流通渠道。然而,随着民间借贷的广泛流行,其背后潜藏的一些法律风险和纠纷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民间借贷的利率问题上,不少借款人开始质疑,若借贷年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是否有权选择不还?

民间借贷的法律框架

在我国,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规定相对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根据这一规定,超过24%的年利率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意味着,如果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率超过这一标准,借款人不需要承担超过部分的偿还责任。

然而,民间借贷年利率是否超过15.4%部分,是否构成不合法的利息,就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法律对利率的界定

首先,15.4%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法律“上限”,而是来源于一个特定背景下的计算。例如,如果民间借贷的年利率超过24%的部分是不受保护的,那么相对来说,低于24%的部分是可以要求偿还的。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会根据市场行情、双方的谈判等因素灵活设定,但在法律上,超过24%的部分将被认为是“高利贷”,是不能强制执行的。

对于年利率在15.4%和24%之间的借贷,是否需要偿还,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双方的协议内容、借贷的真实意图等因素。如果利率明显偏高,并且明显超出了通常的市场利率,法院有可能会根据“公平原则”来判断这些条款是否应当继续有效。

是否有权选择不还?

当民间借贷的年利率超过15.4%时,借款人是否有权选择不还?答案并不简单。首先,借款人应当意识到,即便利率较高,贷款合同本身仍然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借款人依然有偿还的义务。虽然超过24%的利息部分无法要求偿还,但低于此上限的部分,依然可以要求偿还。

其次,借款人是否能选择不还,还取决于合同是否明确约定了借款和利息的支付方式。如果借款合同的条款在合法范围内,并且借款人没有在合同签订时提出异议,那么其依然有义务按照约定支付贷款和利息。而若双方签订的合同中的利率部分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那么借款人可以依据法律,主张不偿还超过部分的利息。

但在实际操作中,法院通常不会允许借款人“选择不还”,而是会依法判决借款人支付符合规定的本金和利息。因此,借款人若想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最好的做法是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处理高利贷问题。

新闻资讯

▪ 学业水平考试缴费怎么退 ▪ 举报老师不让上课:如何理性处理与维护教育公平 ▪ 如何起诉律师事务所?详细流程解析 ▪ 微信转错钱可以起诉吗? ▪ 精神分裂症医疗保险能报销吗? ▪ 因拔牙造成舌神经损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 网络相亲平台诈骗,想要投诉应该拨打哪个电话? ▪ 腱鞘炎能否申请工伤赔偿? ▪ 公婆去世后,改嫁的儿媳能否继承他们的遗产? ▪ 小区出口与直行电瓶车相撞责任归属分析

法律法规

▪ 学业水平考试缴费怎么退 ▪ 举报老师不让上课:如何理性处理与维护教育公平 ▪ 如何起诉律师事务所?详细流程解析 ▪ 微信转错钱可以起诉吗? ▪ 精神分裂症医疗保险能报销吗? ▪ 因拔牙造成舌神经损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 网络相亲平台诈骗,想要投诉应该拨打哪个电话? ▪ 腱鞘炎能否申请工伤赔偿? ▪ 公婆去世后,改嫁的儿媳能否继承他们的遗产? ▪ 小区出口与直行电瓶车相撞责任归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