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网,中国法律、法规、政策文库!
投稿 | 登录 | 注册

当“证据”成了利刃:面对被造谣诋毁的人生录像,我们该如何应对?

法律法规网 作者: 来源 来源: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25-05-24 15:38:53

在这个人人皆可成为“记录者”的时代,手机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某些人“捕风捉影”的工具。一旦有人带着目的录下对你不利的视频,即使内容本身是谣言和诋毁,一旦传播开来,所造成的伤害也是真实且致命的。

想象这样一种场景:你被人无中生有地造谣,对方甚至录下了一段伪装成“实锤”的视频,视频中断章取义地拼接了你的言行,制造出一个你从未说过的“版本”。你愤怒、无助,却又面临这个视频被保存、传播甚至公之于众的风险。这时候,你一定想知道:怎么才能把那个录下来的视频删除?

首先你得明白,这种视频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侵权行为。如果它包含了你的肖像、声音或私人信息,而且未经你同意就被拍摄、保存甚至传播,那就是对你人格权的侵犯。尤其当视频被用作造谣、污蔑、扭曲事实时,其性质甚至可能上升到诽谤。

但我们都知道,仅仅指责对方不道德,是无法让视频消失的。你需要采取更实质性的行动。

第一步是确认这个视频目前的存储方式:是存在对方手机?云端?还是已经上传到某个平台?只有知道它“在哪里”,你才能判断应对方式。

如果视频只是存在对方设备中,你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申请“删除令”,或者直接报警处理,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款要求对方删除。许多地区的公安机关对网络暴力、网络诽谤已经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旦构成实质性侵害,警方可以依法调取相关记录、设备,强制删除。

若视频已经上传至网络平台,事情就更紧迫。你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投诉,并提供证据说明视频内容虚假、侵权。主流平台通常会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内容审查,如果你的举报证据充分,平台有义务在限定时间内删除。

另外,你也可以通过律师函等正式途径向对方或平台施压,要求删除视频并承担法律责任。律师的介入,不仅在法律上更具威慑力,也能帮助你保护自己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但有一种情况最为棘手:对方不止保存了一份,或者已经通过社交圈扩散给他人、甚至群发了出去。此时,删除只是“补救”,真正该思考的是如何追责,如何止损。这时候你不再只是视频的“受害者”,你有权以受害者身份站出来,用法律反制谣言,用证据击碎恶意。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被恶意构陷的风险无处不在。人们用手机拍下“故事”,却不顾真相与后果。有时候,一个谎言的视频,足以摧毁一个人的人生。但你可以也必须反击,因为不反击,就默认了造谣者的胜利。

新闻资讯

▪ 法院没给钱就让我打收条:权利与责任的博弈 ▪ 如何删除被别人造谣诋毁的人生录音和视频 ▪ 签了合同却迟迟不安排上班,该如何应对? ▪ 左转让直行还是直行让左转?交通规则背后的深思 ▪ 支付宝转错账怎么追回来? ▪ 乱用身份证注册游戏,是否合法? ▪ 建筑合同违约的赔偿应对策略 ▪ 收费停车场没有进场记录怎么收费? ▪ 营业执照借用安全问题与责任承担 ▪ 微信解封异常是什么意思?

法律法规

▪ 法院没给钱就让我打收条:权利与责任的博弈 ▪ 如何删除被别人造谣诋毁的人生录音和视频 ▪ 签了合同却迟迟不安排上班,该如何应对? ▪ 左转让直行还是直行让左转?交通规则背后的深思 ▪ 支付宝转错账怎么追回来? ▪ 乱用身份证注册游戏,是否合法? ▪ 建筑合同违约的赔偿应对策略 ▪ 收费停车场没有进场记录怎么收费? ▪ 营业执照借用安全问题与责任承担 ▪ 微信解封异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