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津贴发放中,养老保险缺失,我该何去何从?



在一次操作设备的过程中,我不小心被卷入了机器臂,手臂骨折。经单位报工伤认定后,我开始领取工伤津贴。每个月都有稳定的补贴,但随着身体逐渐恢复,我开始担心另一个问题——我从未参加过养老保险。
最初入职时,公司以“临时用工”为由,没有为我缴纳五险一金。我也没太在意,毕竟能按时发工资,对我来说就算“靠谱”。直到这次工伤事件,我才意识到“工伤保险”并不等于“养老保险”,更不是全套社保的替代品。
我咨询了单位人事,对方含糊其辞,说等转正后再补缴。但转正遥遥无期,我担心这成为空头承诺。朋友建议我先自己到社保局咨询,是否可以以“自由职业者”身份补缴养老保险。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可惜社保部门说,跨年补缴政策非常严格,需要单位证明,而且补缴只能追溯两年以内。
更糟的是,我的年龄已经超过了35岁,如果再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等我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很可能缴费年限不够,拿不到基本养老金。
这让我陷入了两难:一方面我依赖目前的工伤津贴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如果继续不缴养老保险,未来的保障就成了未知数。而单位却总以“正在协调”为借口,拖延处理我参保的事情。
我开始搜集证据:录音、聊天记录、工伤认定书、工资发放记录……打算如果单位迟迟不给解决,我就去劳动仲裁申请维权。哪怕只是补缴社保,也要给我一个交代。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眼前的工伤津贴只是暂时的缓冲,真正能让我老有所依的,还是那张小小的社保卡背后的养老金账户。
从这场工伤事件里,我看见了制度的盲区,也看清了自己的疏忽。维权之路可能曲折,但我决定一步一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