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合同却迟迟不上班?你该知道的那些事



小张最近遇到了一件糟心事:他和一家公司签了正式劳动合同,本以为签完就能顺利上岗,但公司却迟迟不安排他上班。每天电话联系HR,对方不是说“再等等”,就是“部门还在安排中”,一晃两周过去了,小张仍在家待命。这种情况,令他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他想问:“合同签了却不安排上班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少见。在职场中,一些公司出于种种原因,在签约后推迟员工入职安排,甚至干脆不让员工报到。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求职者的计划,也可能侵害了其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建立,或者从实际用工之日起算。也就是说,即便公司迟迟未安排你上班,但只要合同已签,劳动关系已经确立。如果公司没有正当理由拖延安排你上岗,实质上已经构成违约。
有些公司会试图用“岗前等通知”或者“试岗期间无薪”来规避义务,甚至让员工签署一些含糊其辞的“意向协议”而非正式合同。对此,劳动者在签署文件前就应多一分警惕,保留好聊天记录、邮件、招聘启事等证据。
若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认自己签署的是正式劳动合同,合同是否盖章、是否明确了岗位、薪资、入职时间等关键条款。接下来,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书面形式催促公司明确入职时间;
若公司无正当理由拖延,可主张赔偿或解除合同;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必要时,可提起劳动仲裁。
面对这种“签了合同却不上岗”的尴尬处境,不妨冷静分析,对公司行为做出判断,不要轻易听从对方的口头承诺或模糊解释。职场不是单向选择,每一份劳动合同的背后,都是一份值得尊重的权利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