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我,面对父亲的拳头,我该选择沉默吗?



小时候,父亲是我眼里的英雄。记忆中,他高大威严,总能在我摔倒时把我抱起。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手,不再是抚摸我头发的温暖,而是落在我脸上的巴掌。
我16岁,正是青春最敏感的年纪。我也会叛逆、会争辩、会顶嘴。但这些不该成为被打的理由。那天,我因为成绩退步和他争论了几句,他忽然就暴怒了。我还来不及反应,拳头已经砸在我肩膀上。他像失控一样,把我摁倒在地,愤怒地吼叫。我大声哭喊,邻居听到了声音,但没人来敲门。
我坐在房间角落,脸颊火辣,耳鸣不断,心却比身体更痛。我开始怀疑:我是他的女儿吗?亲生的?这一切,正常吗?我该报警吗?16岁的我,到底有没有资格保护自己?
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看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暴力法”、“人身安全保护令”。我才知道,原来不管是几岁,只要遭遇家暴,都可以报警。家庭不是暴力的避风港,父亲也不能因为是“家长”就随意伤害我。警察不是只处理陌生人之间的暴力,父亲打我,也属于违法。
可报警之后会怎样?我会被送到哪里?学校会不会知道?父亲会不会报复?这些恐惧像影子一样跟着我。可我又害怕,如果这一次不说出口,下次他是不是会打得更狠?
我开始偷偷录音,把身上的伤拍下来。我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老师,告诉她我在家受了伤,她没有怀疑,她认真听我讲完。她说:“你很勇敢,也可以更勇敢。”她告诉我报警是合法的,是正当的,是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尊严。
我鼓起勇气拨打了110。
警察真的来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不是一个人。法律站在我这边。社会并不冷漠。原来,只要我不沉默,黑暗就会被光照亮一点点。
我16岁,遭遇家暴,我可以报警——而且我,真的报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