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取培训费合法吗?一场雇佣与权益之间的拉锯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面试或入职前被要求缴纳“培训费”,理由五花八门——从“提升技能”到“规避风险”,让不少人心存疑虑:收取培训费到底合不合法?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是否可以收培训费,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自愿且签订了正式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特殊岗位进行岗位前培训,如果确属提高职业技能且双方有明确约定,一定范围内收取培训费用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借培训之名,行收割之实,比如培训内容空洞、费用不透明、强行扣费、拒绝退还等行为,往往涉嫌违法甚至诈骗。
此外,有些培训机构与企业联合“招人”,名义上为入职培训,实际上是“先交费再就业”的陷阱。这类行为常被打着“推荐就业”“名企定向班”旗号,吸引应届毕业生或转行者,却在交费后推卸责任或拒不兑现承诺。
劳动监察机构也曾多次发出通告,提醒求职者提高警惕:凡是在未签订劳动合同前就要求缴费的行为,务必要慎重。合法的企业应承担员工培训的基本责任,而不是将这笔费用转嫁到员工身上。
收培训费是否合法,离不开两大关键因素:是否合理合规、是否明示自愿。对于求职者而言,面对培训收费,最好的防线是多问一句:收费项目有无书面依据?如遇模糊不清、语焉不详的说辞,应立即警惕,避免落入陷阱。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培训收费一旦涉嫌强制、欺诈,不仅损害企业形象,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